分布在陕西和甘肃的南部,四川的北部,也就是这三个省交界的地方
野生大熊猫分布在中国甘肃,陕西,四川。包括秦岭、岷山、邛崃山、大相岭、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。大熊猫,别名猫熊、竹熊,为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动物,是熊科、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,被誉为“活化石”和“中国国宝”,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四川省。
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普查结果,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省的成都、德阳、绵阳、乐山、眉山、雅安、广元、阿坝、甘孜、凉山10个市(州)的33个县(市、区)162个乡镇。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,分布县增加了5个,分布乡镇增加了29个。全省有野生大熊猫1206只,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,增加297只,增幅达33%。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前三县均在四川,分别是平武县230只、汶川县187只、宝兴县143只。
大熊猫生活在中国的地方
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稀有动物,现存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中国四川、陕西和甘肃的山区。
适合大熊猫生存的环境
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、山腹洼地、河谷阶地等,一般在20°以下的缓坡地形。这些地方森林茂盛,竹类生长良好,气温相对较为稳定,隐蔽条件良好,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。
扩展材料
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,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,迄今为止,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,只有在我国的四川、陕西、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。
大熊猫生活在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,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,气候温凉潮湿,其湿度常在80%以上,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。
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,包括岷山、邛崃山、凉山、大相岭、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,横跨川、陕、甘3省的45个县(市),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,种群数量约1600只,其中80%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。
一般来说,它们喜欢气候凉爽潮湿,湿度需要在80°以上。因此,它们是吸湿性动物。活动区一般位于25°以下缓坡地段。这些地方土壤好,森林多,箭竹茂密茂盛,气温相对稳定,隐蔽机制好,食品饮料相当丰富,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食品仓库。大熊猫平均35-40%的时间用于休息,每天10小时,59-65%的时间用于14小时左右的活动,包括11小时寻找食物和1小时吃饱后玩耍。当然,时间分布随季节而变化。由此可见,睡觉对大熊猫来说是件大事。在野外,熊猫妈妈会为新生的宝宝准备一个温暖的树洞或洞穴睡觉。当熊猫长大学会爬树时,他会爬到高高的树枝上睡觉。因为熊猫仍然很弱,足以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竞争。睡在树上有利于避免天敌的攻击。大熊猫很强壮。他们通常去哪儿都休息。当他们需要睡觉时,他们会找一棵大树睡觉。
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590余只,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了161只,并且他们的分布范围也扩大了,种族数量也增加了,栖息地的质量也有所改善。
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川、陕西以及甘肃等地区的山区。比如秦岭、岷山、邛崃山、大相岭、小相岭和凉山6大山系中。其中更是有75%左右的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
大熊猫属于食肉目、熊科、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。仅有二个亚种。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,体型肥硕似熊、丰腴富态,头圆尾短,最重可达180千克,体色为黑白两色,脸颊圆。
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中国四川、陕西和甘肃的山区。分布于中国甘肃、陕西、四川,包括秦岭、岷山、邛崃山、大相岭、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;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,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、洋县,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、宁陕周至、留坝、宁强等。